ISSN 1005-2518
CN 62-1112/TF

全文下载排行

  •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 全选
    |
  • 采·选·冶技术
    罗映南,刘荣春, 邹凯
    J4. 2003, 11(2): 27-31.
    摘要 (1844) PDF全文 (6701)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紫金山金矿资源的基本特征;重点阐述了矿山低品位资源开发的综合技术;总结了在实践中取得的贫矿资源利用的宝贵经验。

  • 李和付,孙皞,叶国华,阙潇丰,王亚伟,陈阳,陈斌
    黄金科学技术. 2018, 26(5): 682-688. https://doi.org/10.11872/j.issn.1005-2518.2018.05.682
    摘要 (4480) PDF全文 (4426) HTML (56)   可视化   收藏

    采用环保药剂“金蝉”处理夏家店金矿,并与NaCN处理效果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当“金蝉”药剂用量为200 g/t时,金浸出率为88.55%,与NaCN浸金的浸出率(88.73%)基本相同;当“金蝉”药剂用量为300 g/t时,可获得金浸出率为89.87%的良好指标,明显优于最佳条件下NaCN浸金效果(88.73%);使用“金蝉”药剂处理金矿石后,金吸附效果及载金炭解吸效果与氰化法接近(金解吸率分别为98.99%和98.97%),无不良影响;“金蝉”取代NaCN,可明显提高技术经济指标,此外,由于“金蝉”的低毒性,可在运输、管理、环保和安全等方面产生更多隐形效益。

  • 矿产勘查
    梁超, 祝延修
    J4. 2011, 19(1): 21-27.
    摘要 (2795) PDF全文 (3688)   可视化   收藏

    安徽省南部是我国伴生金矿的重要产区,已探明的岩金储量110 t,伴生金240 t,铜陵地区占60%。长江中下游伴生金成矿带主要位于安徽境内,该矿带伴生金储量占全国伴生金储量的63%,已发现伴生金矿床50多处,岩金矿床多处。总结和分析该区的成矿控制条件,探讨下一步找矿方向。

  • 矿产勘查
    刘东海, 刘新会
    J4. 2010, 18(6): 8-12.
    摘要 (3071) PDF全文 (3134)   可视化   收藏

    寨上金矿中黄铁矿是主要的载金矿物之一。围岩中黄铁矿呈草莓状、莓球状、圆球状和立方体等晶形,颗粒相对较细小。矿石中黄铁矿呈立方体、五角十二面体、他形粒状及细网脉状,颗粒相对较粗。寨上金矿黄铁矿化学成分总体呈贫铁w(Fe)=45.98%,贫硫w(S)= 51.69%,As、Sb等替代S,Co、Ni、Ag等替代Fe,Au呈独立矿物形式存在于黄铁矿中。草莓状和立方体黄铁矿含金性较差,他形粒状、细脉状及五角十二面黄铁矿含金性较好。不同晶形黄铁矿中Au与As呈负相关性。具有增生环带铁矿的第一 、三、五环带含Au、As较高,而内核、第二、四、六环带中Au、As较低,Au与As呈正相关性。

  • 专题报道
    宋英昕
    黄金科学技术. 2017, 25(3): 54-60. https://doi.org/10.11872/j.issn.1005-2518.2017.03.054
    摘要 (1448) PDF全文 (2994)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三山岛北部海域金矿床矿化蚀变岩(矿)石的短波红外光谱进行测量,识别出10种蚀变矿物,即白云母(绢云母)、锂云母、伊利石、锂辉石、绿帘石、高岭石、角闪石、白云石、方解石和蒙脱石。其中,绢云母与金矿化的关系密切,金品位与绢云母的光谱学特征峰强度、峰强比和峰对称呈正相关关系,贫铝绢云母具有热源中心的指示意义。贫铝绢云母分布于钻孔深部,且向更深部仍有稳定分布的趋势,指示成矿热源深度较深,说明三山岛北部海域金矿床深部仍有较大找矿潜力。

  • 评述与综述
    范朝俊
    J4. 1988, 0(2): 1-2.
    摘要 (907) PDF全文 (2613)   可视化   收藏
  • 地质·矿床
    高浩中, 蔡新平, 张宝林, 王 杰
    J4. 1999, 7(3): 10-14.
    摘要 (2252) PDF全文 (2488)   可视化   收藏

    黄铁矿是金的最佳载体, 黄铁矿出现就预示着一定的成矿信息; 它的晶形、粒度、微形貌、S/Fe 比值都与金成矿密切相关。尤其黄铁矿的含金性, 可作为金矿化的明确标志。关注这些特征对金矿找矿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矿产勘查与资源评价
    江思宏, 张莉莉, 刘翼飞, 李高峰, 季根源
    黄金科学技术. 2020, 28(4): 465-478. https://doi.org/10.11872/j.issn.1005-2518.2020.04.083
    摘要 (3603) PDF全文 (2361) HTML (608)   可视化   收藏

    非洲是全球最为重要的金矿产区,也是吸引金矿勘查投资的热点地区之一。文章对非洲大陆金矿床的时空分布特点进行了简要总结。非洲大陆的矿床类型众多,包括砾岩型、造山型、VMS型、侵入岩型、斑岩型、浅成低温热液型和IOCG型等,且以前2种类型为主。金矿床主要分布在古老的克拉通,尤其是非洲南部的卡拉哈里克拉通和西北部的西非克拉通,这2个地区都是世界著名的金矿产区。少部分金矿产出于新元古代造山带上,如努比亚地盾,在其他泛非期的造山带上也有金矿床零星产出。非洲大陆上金矿的形成时代主要集中在3个时期,即太古宙、古元古代和新元古代。南非兰德盆地砾岩型金矿形成规模大,可能主要与其古沉积环境有关,即处于冲积的辫状河平原;而西非克拉通作为全球最重要的古元古代金矿产区,金的富集可能主要与地层中含有大量的碳质有关。尽管在非洲大陆已经发现了很多世界级的金矿床,但是其找矿潜力仍然很大,尤其是造山型金矿床,因为无论是非洲古老的克拉通还是克拉通周边产出的新元古代造山带都是造山型金矿床形成的有利构造环境。对于在非洲大陆开展金矿找矿勘查,建议在加强已有金矿床深部找矿的基础上,进一步关注半隐伏—隐伏矿床的寻找,尤其是在西非克拉通和刚果克拉通上的浅覆盖区,利用先进的物化遥手段,有望取得金矿找矿的突破。

  • 矿产勘查
    李志杰, 杨瑞亭
    J4. 2009, 17(2): 38-41.
    摘要 (2245) PDF全文 (2355)   可视化   收藏

    简述了我国资源勘查中常用的物探技术和方法,认为高分辨率、高精度、多学科、多方位技术的集成应用将成为物探发展的必然趋势。根据物探方法在找矿中的应用,将其划分为成矿预测(划分有利成矿环境) 、找矿预测(圈定含矿靶位) 、普查评价(矿体评价) 3个阶段,不同阶段采用适当的方法手段。通过对新疆哈密镜儿泉铜镍钴多金属中型矿产地、甘肃宕昌代家庄铅锌矿床进行试验研究,认为地球物理探矿方法在多金属找矿预测和评价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 技术前沿
    张文波
    J4. 2011, 19(5): 40-44.
    摘要 (1937) PDF全文 (2223)   可视化   收藏

    加压浸出法具有流程短、砷浸出率高、浸出时间短及无SO2等有毒物质产生的优点,是预处理含硫、砷金矿石或金精矿的有效手段。在酸性介质中,硫化物、铁化合物与砷化物发生高温氧化的主要反应包括3 种形式:硫化物全部被氧化成硫或硫酸盐,反应过程中产生的Fe2+被氧化成Fe3+,砷被氧化成砷酸盐。随着易处理矿石资源日益减少,加压浸出法在工业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对其浸出机理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对热压氧化处理中的3 个主要元素砷、硫和铁在加压浸出过程中的化学反应进行了综述。

  • 地质·矿床
    刘德权,唐延龄,周汝洪
    J4. 1998, 6(1): 18-23.
    摘要 (2190) PDF全文 (2038)   可视化   收藏

    中亚天山地区的穆龙套和库姆托尔金矿床是千吨级超大型矿床。穆龙套型金矿床以产于浅变质含碳质碎屑岩中和矿石呈石英网脉型及细脉型为特征。新疆天山与该矿带相连,而以那拉提带和南天山带最具穆龙套型金矿找矿远景。南天山带的萨瓦亚尔顿矿床为我国首次发现的穆龙套型金矿床。

  • 技术前沿
    庄宇凯,徐忠敏,冯金敏,路良山,栾作春
    J4. 2008, 16(2): 57-59.
    摘要 (2354) PDF全文 (2014)   可视化   收藏

    由硝酸分银、王水分金为主要提取手段的湿法冶炼工艺是处理氰化金泥较为有效的方法,但该工艺在反应过程中产生大量酸性气体,有效处理湿法冶炼所产生的酸性气体是完善湿法冶炼工艺的重要环节,本文所介绍的酸碱联合吸收废气法在湿法冶炼生产实践中的应用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处理湿法冶炼中的酸性气体,并具有转化污染气体再次利用和回收贵金属的优点,可以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矿产勘查
    邓恩建,杨朝晖,曾光明,徐峥勇
    J4. 2005, 13(05): 8-12.
    摘要 (1649) PDF全文 (1993)   可视化   收藏

    氧化亚铁硫杆菌在工业和环保领域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意义。对氧化亚铁硫杆菌的生物学特征、分离纯化、固定化技术、遗传学研究以及应用等方面做了一综述,以期更好地利用氧化亚铁硫杆菌造福人类。

  • 地质·矿床
    李增慧,任富根,赵嘉农,高亚东,丁士应,王振宇
    J4. 1995, 3(4): 27-29.
    摘要 (1713) PDF全文 (1982)   可视化   收藏

    详细研究了河南栾川碲化物型金矿床的围岩性变类型、蚀变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蚀变作用的发育过程及温压条件,并阐述了其与金矿化的关系。

  • 地质·矿床
    黄仲权
    J4. 2003, 11(6): 11-15.
    摘要 (2321) PDF全文 (1982)   可视化   收藏

    根据成矿作用、成矿环境及矿床特征,红河流域(云南段)砂金矿床可分为残坡积、洪积、冲洪积和冲积4种类型。成矿主要受基底含金地质体、地貌、气候、断层河系及水化学环境等综合控制,哀牢山西侧南段元阳、金平一带最具找矿前景。

  • 采·选·冶技术
    李铁公,张学勤
    J4. 2001, 9(3-4): 36-38.
    摘要 (2115) PDF全文 (1978)   可视化   收藏

    甘肃陇南山区分布着较为广泛的低品位氧化金矿,其特点是带状分布、规模大、品位低。可采用就地产金方案(池浸、堆浸氰化提金工艺),投资少、见效快,当年投资当年还本,投资利润率高,具备开发利用的可行条件。

  • 综述·评述
    徐兴旺, 蔡新平, 梁光河, 王杰, 秦大军, 张宝林, 高浩中, 孙明洪, 刘成深, 周林科, 张小允
    J4. 1999, 7(2): 9-18.
    摘要 (1522) PDF全文 (1973)   可视化   收藏

        研究者在山东七宝山次火山杂岩区寻找隐伏角砾岩筒型金矿床过程, 精细构筑了次火山杂岩区构造—成岩—成矿结构模型和已知含矿角砾岩筒流体—构造— 成矿结构模型, 预测和优选了找矿靶区, 借助先进的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手段进行验证和勘查, 结果不仅确定了隐伏含矿角砾岩筒的空间位置, 而且还勾画和圈定了其几何形态和大小, 从而提高了隐伏矿床的预测精度, 降低了勘探的风险。

  • 采·选·冶技术
    石同吉
    J4. 2001, 9(6): 22-29.
    摘要 (1848) PDF全文 (1915)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氰化提金技术发展的过程,对各种氰化技术进行比较并介绍了其生产成功的典型实例,重点阐述了各种氰化技术的特点及应注意的关键因素,提出了今后提金技术的发展方向。

  • 矿产勘查
    郭晓东, 牛翠祎, 赵玉锁, 张勇, 陈晓吾
    J4. 2009, 17(4): 1-9.
    摘要 (1751) PDF全文 (1910)   可视化   收藏

    甘孜—木里成矿带是我国西部金的主要成矿带之一,通过对甘孜—木里成矿带成矿背景、构造活动特征、主要金矿类型和控矿因素的分析,选取地层、岩浆岩、构造、化探异常、金属矿产和自然重砂矿物作为找矿预测标志,以DPIS(矿床定位预测系统)的统计预测功能开展综合信息量统计和成矿预测,圈出找矿远景区7个,其中A类远景区4个,B类远景区3个,并进一步指出了每个远景区的成矿特征和找矿方向。

  • 资源勘探
    郁东良
    J4. 2008, 16(1): 52-55.
    摘要 (1943) PDF全文 (1882)   可视化   收藏

     青海省满丈岗金矿目前已发现37条金矿体和低品位金矿体,其中已开发利用的M4矿体开采已10余年,累计产黄金近5 t,通过对该区的金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方进行论述,认为该区在找矿方向上还是要以石英脉型为主。

  • 技术前沿
    钟俊
    J4. 2011, 19(6): 57-61.
    摘要 (1905) PDF全文 (1876)   可视化   收藏

    由于氰化物具有剧毒性,故采用氰化法处理含金矿石时,对环境的污染比较严重。同时,对于复杂金矿石的氰化浸金效果差的问题,许多学者试图研究更理想且能够替代氰化提金的非氰浸出剂。非氰浸金法具有无毒性或毒性比氰化物小、浸出速度快和对某些杂质的适应性强等优点,使得该方法备受青睐。阐述了非氰浸金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现状,重点分析了硫脲法、硫代硫酸盐法、多硫化物和石硫合剂法、卤素及其化合物法,以及各方法的浸金工艺和优缺点,提倡开发更有效的无毒非氰浸金工艺,实现高效、环保且适合工业生产的目的。

  • 矿产勘查
    葛良胜,张文钊,卿敏,郝百武
    黄金科学技术. 2012, 20(5): 1-15.
    摘要 (2499) PDF全文 (1869)   可视化   收藏

    内蒙古毕力赫金矿位于华北板块北缘古生代增生带内,是我国北方重要的锡、钼成矿区。与成矿有关的侵入体呈隐伏状态侵入于火山岩系中,岩性为花岗闪长(斑)岩(272~269 Ma),是主要成矿岩体,形成于华北板块北缘晚古生代活动大陆边缘的增生—碰撞过渡环境。矿床主矿体以隐伏状态产于花岗闪长(斑)岩体及其接触带,从岩体中心向外金品位逐渐变贫。矿石类型主要为矿化的花岗闪长斑岩,岩石内发育大量席状含金石英脉、网状脉及接触带部位的单向固结结构(UST),与金品位呈正相关。围岩蚀变以岩体内的钾化和硅化为主,其次为高岭土化,以及外围大面积的伊利石化、青磐岩化等。矿石石英中流体为含CO2的水溶液,原生包裹体均一温度划分为2个峰值区(430~550 ℃和<380 ℃),研究表明,成矿流体早期主要来源于岩浆,随着成矿空间的抬升和成矿过程的延续,有不同程度的大气降水加入。成矿年代学研究表明,花岗闪长斑岩体内辉钼矿Re-Os等时线年龄为(272.7±1.6) Ma,成矿作用开始于花岗闪长岩岩浆结晶晚期。对比表明,毕力赫金矿床与跨越欧亚大陆的全球性与侵入体有关的金矿床成矿带的许多矿床特征相似,是我国同类型金矿床的典型代表。

  • 矿产勘查
    鲍振襄
    黄金科学技术. 1994, 2(4): 29-35.
    摘要 (1002) PDF全文 (1868)   可视化   收藏

    湘中白马山—龙山—醴陵锑金矿带,以及白马山—龙山穹窿状花岗岩体和前泥叠未穹窿构造呈东西向“一”字彤排布.区内产于前寒武系浅变质岩未中的锑金矿床,主要
    分布于穹窿构造或花岗岩体(包括毪伏岩体)的周边和上方。成矿严格受剪切断裂带控制。成矿作用是在sb、Au丰度较高的矿源层基础上进行的。区域变质和动力变质作用使矿源层中的矿质发生活化、迁移,并在扩容减压带聚集成矿·岩浆侵入的热一动力变质作用促使成矿抽质再次活化、富桌成矿最叠加成矿。属火山沉积一(热)变质熬液矿床。

  • 采·选·冶技术
    柯家骏
    J4. 1998, 6(1): 32-39.
    摘要 (1455) PDF全文 (1858)   可视化   收藏

    难浸金矿是今后黄金工业发展主要依托的资源。近10多年来,对难浸金矿的预处理和随后的氰化提金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开发工作,其中氧化焙烧、湿法加压氧化和微生物氧化的三种预处理方法已得到了工业应用。简要评述了难浸金矿氰化提金的现状与问题。

  • 新技术·新方法
    罗吉束
    J4. 2003, 11(6): 36-43.
    摘要 (1690) PDF全文 (1852)   可视化   收藏

    矿浆电解工艺(Slurry Electrolysis Process)是一种新的湿法冶金技术。目前,矿浆电解在处理黄铜矿、方铅矿、复杂银精矿、铋矿、多金属硫化矿等领域得到广泛的研究,其中在处理铋矿、复杂银精矿及金精矿方面取得突破,相继实现了工业化生产。它高效、环保的独特优点使矿浆电解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综述了矿浆电解的发展过程及研究现状,介绍了矿浆电解发展的历史、优缺点及当前它的机理研究、介质研究、设备研究、实验室研究现状和工业应用现状,并对矿浆电解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 专题报道
    高振敏,罗泰义
    J4. 1998, 6(5-6): 1-5.
    摘要 (2651) PDF全文 (1845)   可视化   收藏

    云南省金矿类型多、资源丰富。主要的金矿类型有:变质碎屑岩型、沉积岩型(卡林型)、富碱斑岩型、侵入岩内及内外接触带型、红色粘土型和海相火山岩型。主要成矿区域包括哀牢山成矿带、大理—丽江—宁蒗成矿带、滇东南成矿区、怒江以西潞西—瑞丽成矿带。对上述金矿类型和重点找矿区进行了概述。

  • 矿产勘查
    邢俊兵 ,郭晓东,屈文俊,王治华,李汉光
    J4. 2009, 17(5): 24-29.
    摘要 (1799) PDF全文 (1816)   可视化   收藏

    滇西马厂箐富碱侵入岩体为多期、多阶段岩浆活动叠加侵入的复式岩体,其岩浆活动时限为52~29 Ma,最早岩浆活动始于52Ma,中期岩浆活动为47~42Ma,晚期岩浆活动为37~29Ma。采用ICP-MS法测定宝兴厂斑岩型铜、钼矿中的辉钼矿Re-Os同位素年龄,获得其模式年龄为34.9±0.8~36.0±0.5Ma,加权平均值为35.3±0.7 Ma,指示了马厂箐铜、钼矿床的成矿时限为35~36Ma左右。这种方法获得的年龄与马厂箐复式杂岩体晚期花岗斑岩(29~37 Ma)相吻合,表明成矿作用主要与晚期岩浆侵入活动有关。马厂箐铜、钼多金属矿床存在2种矿体产出形态和矿物组合形式,均属于同期成矿作用的产物,是同期成矿作用在不同空间部位上的不同表现形式,属于同一个成矿系统。金沙江—哀牢山成矿带斑岩型铜、钼矿床是同期成矿作用的产物,成矿时限集中在35~36Ma。

  • 采·选·冶技术
    方兆珩
    J4. 2003, 11(6): 28-35.
    摘要 (1885) PDF全文 (1815)   可视化   收藏

    论述了碳质难处理金矿中碳质物的组成和矿物特性,碳质金矿预处理工艺和提金方法,并重点评述了水氯化法预处理和次氯酸盐浸出我国某些碳质金矿的试验研究结果。

  • 矿产勘查
    陈聪,姚香
    J4. 2004, 12(4): 27-30.
    摘要 (1627) PDF全文 (1780)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难处理金矿石的特点及预处理方法确定原则,对焙烧、加压氧化、生物氧化方法近年的发展及动向进行简述。

  • 技术前沿
    张艳军, 韦库明
    J4. 2010, 18(2): 75-78.
    摘要 (1825) PDF全文 (1737)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MAPSOURCE交换格式文件文本属性的深入分析和研究,将其分为基本信息、航点信息、航迹信息三部分,并总结了航点信息的基本结构。借助记事本、Excel生成GPX交换格式航点信息,构建了向MAPSOURCE批量输入航点流程,同时也意味着实现了向GPS批量输入坐标功能,完善了MAPSOURCE、GPS功能,解决了MAPSOURCE、GPS无法批量输入航点坐标的不足,大大提高了地质工作效率。

  • 资源勘探
    张彦,陈文,雍拥,刘新宇
    J4. 2008, 16(4): 1-3.
    摘要 (1775) PDF全文 (1724)   可视化   收藏

    (U—Th)/He定年技术是近年来快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放射性同位素定年方法,已经在基础地质研究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在介绍(U—Th)/He定年方法技术原理的基础上,对此技术发展现状和地质应用研究成果做出简要总结,并对用该方法研究金属和非金属矿床成矿时代、研究金属矿床后期改造和矿床揭顶时代的可行性进行探讨。

  • 技术前沿
    鲁挑建
    J4. 2011, 19(2): 1-7.
    摘要 (2560) PDF全文 (1713)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马泉金矿床矿石品位分布的实际情况与相应数学模型进行对比,发现马泉金矿矿石品位分布规律为对数正态分布,从理论上证明该金矿矿体品位受1~2 种主要地质因素的影响,即Au 元素的赋存矿物主要是毒砂和黄铁矿,金矿质对于硫化物是有选择性的,但矿床的形成是多期次矿质叠加的结果。矿石品位分布的数学模型是均值为3.566×10-6、均方差为2.006×10-6 的对数正态分布。通过对矿床平均品位算术平均值、几何平均值和变异系数的研究,认为矿床属品位均匀型矿床,建议矿床的边界品位为1.0×10-6,特高品位下限为29×10-6。矿床中高品位矿体(10×10-6~17.78×10-6)仍具有找矿潜力。矿床东部地带23 号勘探线以东标高在1 700~1 800 m 之间,仍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 矿产勘查与资源评价
    丁书宏
    黄金科学技术. 2021, 29(2): 173-183. https://doi.org/10.11872/j.issn.1005-2518.2021.02.039
    摘要 (2885) PDF全文 (1705) HTML (13452)   可视化   收藏

    前红泉金矿位于甘肃北山造山带南部,是新近发现的金矿床,其成矿时代缺乏准确约束。通过对该矿床矿石中蚀变绢云母进行40Ar-39Ar测年工作,获得蚀变绢云母40Ar-39Ar坪年龄为(250.4±1.0)Ma,正等时线年龄为(251.3±1.1)Ma,表明其成矿时代为早三叠世。前红泉金矿与北山南带众多金属矿床成矿时代相当,具相似的成矿地质背景。综合前人研究成果,认为三叠纪是北山地区一次大规模金属矿床成矿期,造山后伸展阶段是大量金属矿产产出的有利大地构造背景。

  • 产业发展
    于又华
    J4. 2004, 12(6): 1-9.
    摘要 (1491) PDF全文 (1679)   可视化   收藏

    综述了世界及发达国家主要矿产资源的分布状况,加强矿产品战略储备是世界发达国家的选择,以美国、加拿大、日本、英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一直努力实施全球资源战略,鼓励本国公司到海外勘探开发矿产资源。其目的就是为了优化资源配置,获取廉价、优质的矿产资源,扩大对全球资源的控制能力,保证本国资源需求,确保国家经济安全。

  • 矿产勘查
    胡西顺, 李领军
    J4. 2001, 9(1): 1-10.
    摘要 (1811) PDF全文 (1632)   可视化   收藏

    参照涂光炽先生(1990)提出的矿床类型划分原则与金矿分类方案,将陕西秦岭地区原生金矿划分为太古界绿岩建造型、细碎屑岩-碳酸盐岩-硅质岩建造型、变质碎屑岩型、火山岩建造型、隐爆角砾岩型和侵入岩内外接触型金矿,并对各类型金矿的地质特征、成矿地质背景、成矿物质来源、矿床形成机制及形成时代等问题进行了论述和讨论。

  • 矿产勘查
    崔永霞, 沈艳
    J4. 2007, 15(3): 53-57.
    摘要 (2347) PDF全文 (1625)   可视化   收藏

    黄金是稀贵金属,具有货币和商品双重属性的特殊资源性产品,黄金具有很大的需求市场。目前,国内外对含氰毒浸金法主要的预处理方法有焙烧氧化法、热压氧化法、生物氧化法、化学氧化法、堆浸法、微波氧化法等。而对于难处理金矿的无氰毒浸金法有硫脲法,卤化法,多硫化物法,硫代硫酸盐法,浮选法等。因此正在不断寻求新的环保型的新方法。

  • 综述·评述
    王学明
    J4. 1995, 3(4): 10-12.
    摘要 (1583) PDF全文 (1622)   可视化   收藏

    系统总结了矿物和岩石中有关晶格金的研究现状。涉及的研究方法主要有浸出实验、谱学测试以及微束分析法。笔者认为综合应用上述方法是研究晶格金的有效途径。

  • 地质·矿床
    沈远超,曾庆栋,刘铁兵,谢宏远,李光明
    J4. 1998, 6(3): 1-5.
    摘要 (1827) PDF全文 (1617)   可视化   收藏

    在讨论金矿类型划分原则的基础上,考虑其对找矿的指导作用,认为胶东地区金矿不是绿岩带型金矿。并将山东省金矿类型划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为与花岗岩侵入体有关的金矿;第二种为与火山岩—次火山岩有关的金矿;第三种为与变质核杂岩有关的金矿。每种类型金矿可进一步划分为若干亚类。中生代西太平洋域构造活动是山东省金矿形成的地球动力学背景。根据“在老区里找新区,在热区里找冷点”的指导思想,提出胶东东部地区和临沂地区是重要的找矿方向,并已在胶东东部乳山地区取得重大的突破。

  • 地质·矿床
    杨金中,沈远超,赵玉灵
    J4. 1998, 6(4): 1-7.
    摘要 (1512) PDF全文 (1602)   可视化   收藏

    地壳乃至上地幔的流体运动与成矿作用的关系正日益受到国内外地质学家的关注,主要介绍深部流体的来源、分布及运移途径,对部分构造运动过程中的流体作用进行了探讨,并结合新疆北部金矿床的研究成果,认为流体作用不仅控制了成矿作用的进程,而且对构造运动具有明显的影响。

  • 资源勘探
    路彦明 ,张玉杰 ,张栋 ,范俊杰 ,潘爱军 ,赵军 ,董华芳
    J4. 2008, 16(5): 1-6.
    摘要 (1867) PDF全文 (1601)   可视化   收藏

    剪切带是发育在地壳内部的一条线性高应变带,20多年来,与之有关的金矿成矿的研究成果颇丰,我们从剪切带与金的时间、空间、元素迁移富集、矿化蚀变类型、成矿动力学等五个方面概略介绍相关研究成果,以期引起业内同行对剪切带与金矿关系研究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