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科学技术 ›› 2015, Vol. 23 ›› Issue (5): 94-98.doi: 10.11872/j.issn.1005-2518.2015.05.094
唐立靖1,唐云1,2*,王燕南1,杨典奇1
TANG Lijing1,TANG Yun1,2,WANG Yannan1,YANG Dianqi1
摘要:
以微细浸染型金矿为研究对象,比较研究了CaO、Na2CO3及CaO-Na2CO3混合碱预处理体系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采用CaO-Na2CO3混合碱预处理,金浸出效果要优于单一预处理,这与混合体系生成NaOH有关,NaOH与石英及黄铁矿作用,使包裹的金暴露出来,有利于金的浸出。在预处理和浸出过程充气时,浸出效果要优于不充气,这是因为空气中氧气参与了反应,充气降低了扩散层的厚度或使固膜减薄,大幅提高了金的浸出率。试验结果表明,在CaO用量为50 kg/t、Na2CO3用量为2 kg/t、预处理时间为4 h、浸出剂用量为10 kg/t、液固比为3∶1、浸出时间为14 h、充气量为0.5 m3/h的条件下,金浸出率可达86.09%。
中图分类号:
[1] 夏光祥,段东平.金三角矿提金技术基础研究及工业应用开发[J].黄金科学技术,2013,21(1):65-70. |
[1] | 唐立靖,唐云,李娇娇,杨典奇. 微细浸染型金矿硫脲—硫氰酸铵浸出研究[J]. 黄金科学技术, 2015, 23(4): 97-101. |
[2] | 张帆,王根厚,王阳,周洁,吴春娇. 西秦岭阳山金矿床控矿构造特征探讨[J]. 黄金科学技术, 2014, 22(6): 39-45. |
[3] | 王晓军,郭晓东,陈永福,傅扬. 陕西金龙山金矿带控矿因素分析[J]. 黄金科学技术, 2014, 22(5): 45-50. |
[4] | 任洪胜,郎淳慧,邢洪波. 广西某难选金矿石选矿试验研究[J]. 黄金科学技术, 2014, 22(3): 65-69. |
[5] | 张蜀冀,刘新会,杨拴海. 南秦岭金龙山金矿106号脉体群地质特征[J]. 黄金科学技术, 2014, 22(3): 7-14. |
[6] | 张德良,曲洪俊,刘永国,李尧国,殷清. 利用碳抑制剂降低含碳氰渣中金品位的试验研究[J]. 黄金科学技术, 2013, 21(3): 91-94. |
[7] | 曹东宏,史文胜,杨登美. 南秦岭镇旬盆地微细浸染型金矿成矿条件浅析[J]. 黄金科学技术, 2013, 21(3): 21-26. |
[8] | 张永文,刘新会,王凯,张争京. 原子荧光法测定微细浸染型金矿中化探样品的方法研究[J]. J4, 2011, 19(3): 79-82. |
[9] | 刘显凡,倪师军,卢秋霞,金景福,朱赖民. 微细浸染型金矿成矿物源的硅同位素地球化学示踪——以黔西南和桂西北金矿为例[J]. J4, 1998, 6(2): 18-2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