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SN 1005-2518
CN 62-1112/TF
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15年, 第23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15-06-28
  

  • 全选
    |
    矿产勘查与资源评价
  • 赵春荣,边红业,刘涛,段晓君,公维国
    黄金科学技术. 2015, 23(3): 1-6. https://doi.org/10.11872/j.issn.1005-2518.2015.03.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十五里桥金矿是近年来在上黑龙江盆地南缘发现的一小型岩金矿床。矿床赋矿岩石主要为硅化角砾岩,围岩为安山岩或蚀变安山岩。区内岩石物性测定结果显示,硅化角砾岩(矿石)与围岩(安山岩)的视电阻率差别较大,而与区内脉岩(闪长岩)较为接近,硅化角砾岩的视极化率略大于安山岩而小于地表氧化的青磐岩化安山岩,因此认为该区物探工作采取的电性参数应以视电阻率为主,主要寻找的目标体应呈现高阻、高极化特征。通过对区内高磁ΔT、视电阻率与视极化率等特征及异常进行分析,结合区内地质情况可以推测矿区存在多条NNE向隐伏断裂带,以高磁为主要标志,并呈低阻、中低极化特征;在NNE向高磁异常带东西两侧发育的次级NE-NEE向断裂为本区主要的容矿构造,NE与NNE向断裂交会部位金矿化显示较好,为下一步找矿提供了依据。

  • 李伟男,黄江涛,王立考,李英杰,王金芳,董培培
    黄金科学技术. 2015, 23(3): 7-11. https://doi.org/10.11872/j.issn.1005-2518.2015.03.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坝营石英脉型金矿床位于河北丰宁凤山一带,张家口—丰宁—承德EW向金矿成矿带东段。矿床由13个金矿体构成,矿体呈脉状、长透镜状和豆荚状,其形态与产状严格受断裂破碎带和含金石英脉控制。矿床围岩蚀变强烈,主要为硅化、绢云母化、黄铁矿化、绿泥石化和碳酸盐化。金矿化主要发育在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该矿床具有明显的断裂构造、含金石英脉、蚀变矿化、线状磁异常及线状激电异常等地质与地球物理找矿标志。通过分析坝营石英脉型金矿床地质特征及地质与地球物理找矿标志,指出该区具有寻找中型石英脉型金矿床的找矿潜力。

  • 赵少攀,庞绪成*,郭跃闪,张凯涛
    黄金科学技术. 2015, 23(3): 12-18. https://doi.org/10.11872/j.issn.1005-2518.2015.03.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龙门店银矿断层发育,主要有NE、NW和NNE向3组断裂,其中NE和NNE向断裂与成矿关系密切,矿体的形成与分布严格受断裂控制。为研究断裂分维特征与矿体的关系,采用计盒维数法计算出龙门店银矿断裂的分维值为1.295,中部分维值为1.319,性质偏于剪性;与成矿有关的NE-NNE向断裂在全区和矿区中部的分维值分别为1.197和1.237,为剪性断裂。二者判定系数R2均>0.98,说明矿区断裂具有良好的自相似性。与成矿相关的NE-NNE向断裂分维值D>1.17所圈闭的太华群片麻岩是有利的成矿部位,全区断裂分维值D>1.25作为辅助指标。采用分维值定量描述断裂的自相似性,对成矿预测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 赵纪东,张志强,郑军卫
    黄金科学技术. 2015, 23(3): 19-23. https://doi.org/10.11872/j.issn.1005-2518.2015.03.0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日常生活到高科技领域,稀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其被很多国家视为战略性资源。近年来,由于对中国稀土的高度依赖,美国等国家对中国的稀土政策产生了不满,并诉至世界贸易组织(WTO)。在简要介绍全球稀土概况(特征与储量)的基础上,分析了美国稀土产业的现状:稀土资源丰富,但国内开采一度停滞;依赖进口,且进口集中度高;国内供应链不完整;科研水平全球领先。对于美国产业未来的政策选择,则可能包括:研发新技术;授权并资助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进行全球稀土资源评估;支持并鼓励稀土矿的勘探以及建立储备。由此,美国稀土自给能力将可快速得到增强,而未来,全球稀土储量及未发现资源将足以满足其各种需求。

  • 司荣军,李兴隆,向中林,甘延景,刘邦君
    黄金科学技术. 2015, 23(3): 24-29. https://doi.org/10.11872/j.issn.1005-2518.2015.03.0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鲁西铜石地区位于沂沭断裂带西侧的鲁西隆起区,是20世纪末新发现的金矿聚集区,燕山期侵入的铜石杂岩体控制了金矿床的分布。根据矿床勘查经验并结合成矿地质条件相似的邻区找矿实践,推断铜石地区金矿形成的极限深度为寒武系长青群朱砂洞组丁家庄白云岩段之底,即寒武系沉积盖层与前寒武系结晶基底之间的不整合面,不整合面之上是金矿形成的有利部位。根据地层真厚度,结合地层产状计算出地面至不整合面的铅直距离就是相应找矿靶区的金成矿预测靶区矿体埋藏深度,估算矿体埋藏深度为深部钻探工程设计提供了依据。

  • 王新江,刘辰曦,沈柳生,祝永平,张晓
    黄金科学技术. 2015, 23(3): 30-37. https://doi.org/10.11872/j.issn.1005-2518.2015.03.0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内蒙古正镶白旗—正蓝旗地区成矿地质条件优越,但地质工作程度较低,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区内出露地层主要有下二叠统三面井组上岩段和上侏罗统张家口组三岩段,其银含量较高。区内火山活动频繁且强烈,火山岩分布,火山期后热液活动与火山作用有关的构造、次火山岩体及其富含的大量挥发分,均对银等多金属的活化、迁移和富集起着重要作用,对矿床分布具有一定的控制。根据研究区银成矿地质条件,银矿(化)点的地质特征及分布规律,划分出2处银成矿远景区,指出应主要寻找火山热液—斑岩型和石英脉型银矿。因此,重视并加强火山岩区成矿条件的研究,对推动该区火山岩内银矿找矿工作具有一定的意义。

  • 刘庆云,王永刚,文雪峰
    黄金科学技术. 2015, 23(3): 38-44. https://doi.org/10.11872/j.issn.1005-2518.2015.03.03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都兰-玛多地区属于秦祁昆早古生代造山系与青藏北特提斯晚古生代—中生代造山系的交接部位,区内具有多期不同类型构造活动,岩浆活动频繁,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在对都兰-玛多地区区域地质背景综合研究的基础上,从化探方面对区内多金属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进行了分析,该成矿带金、铜、铅锌、铬、钼、锑等矿产找矿潜力巨大, 并综合考虑区域矿床成因类型、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及矿产分布特征,将成矿带划分为6处(柴北缘Au-Pb-Zn-Co成矿带、昆北Fe多金属成矿带、昆中Au成矿带、昆南Cu-Co-Au成矿带、布青山—阿尼玛卿Cu-Au成矿带及鄂拉山Pb-Zn-Au-Ag成矿带),圈定出4个成矿远景区(柯柯赛Pb-Zn成矿远景区、满丈岗Au成矿远景区、哈图Cu-Co-Au成矿远景区及马尔争成矿远景区),这为该区域下一步找矿提供了方向。

  • 采选技术与矿山管理
  • 王新民,胡一波,王石,刘吉祥,陈宇,卞继伟
    黄金科学技术. 2015, 23(3): 45-49. https://doi.org/10.11872/j.issn.1005-2518.2015.03.0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研究灰砂质量比、固相质量分数和温度对充填料浆各性能指标的影响规律,确定不同温度范围适合采矿工艺要求的充填材料控制参数。结合北方某矿山工程实践,以司家营磁铁矿全尾砂为充填骨料,新型胶凝材料为胶结料,运用正交试验设计法进行充填配比优化试验,得到以上3个因素对充填体28 d抗压强度、泌水率、塌落度和初凝时间等4个评价指标的敏感程度,以及各指标随各因素的变化趋势,确定最优的配比参数。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增大灰砂质量比可以提高充填体强度并缩短初凝时间,而充填体的泌水率和塌落度对固相质量分数最敏感;料浆充填性能随温度升高而提高,当温度为10 ℃ 和20 ℃时,最优配比为灰砂质量比1∶6,固相质量分数70%;当温度为30 ℃时,最优配比为灰砂质量比1∶8,固相质量分数72%。在不同温度范围采用不同配比参数可以降低充填成本。

  • 陈建宏,邹哲,任聪亚
    黄金科学技术. 2015, 23(3): 50-54. https://doi.org/10.11872/j.issn.1005-2518.2015.03.0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有效选择采矿方法对矿山经济效益具有重要作用。采用AHP法和VIKOR法对采矿方案选择因素进行分析,建立采矿方案优选模型。将该模型应用到某矿山的采矿方案选择中,通过计算群体效益值、个别遗憾值和利益比率,对方案进行比较并排序,得到的综合计算评选结果与该矿山的实际选择相同,方法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得到了验证。对比TOPSIS法和VIKOR法的计算过程与结果,指出VIKOR法综合考虑了正理想解和负理想解的关联性,规避TOPSIS算法可能产生的误判,计算结果更加精确。

  • 王剑波,兰明,刘志祥
    黄金科学技术. 2015, 23(3): 55-59. https://doi.org/10.11872/j.issn.1005-2518.2015.03.05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对三山岛金矿顶底柱回采的采矿方法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在综合考虑影响采矿方法因素的基础上,以技术、经济和安全等因素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对评价指标进行组合赋权,利用基于组合赋权的理想点法对待选方案进行综合评价,计算出各方案的优越度,科学合理地优选出采矿方法。以三山岛金矿新立矿区为例,对设计的3种待选方案进行综合评价,得到各方案的相对贴近度分别为0.37、0.12和0.50,从而确定方案Ⅲ为新立矿区顶底柱开采的最优方案。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组合赋权—理想点法的开采方案优选是合理且可靠的,对指导顶底柱的开采具有重要意义。

  • 尹土兵,王品,张鸣鲁
    黄金科学技术. 2015, 23(3): 60-66. https://doi.org/10.11872/j.issn.1005-2518.2015.03.0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对地下金属矿山安全进行综合评价,分析了影响矿井安全的各类危险因素及其相互关系,建立了一个包括7个评价单元和32项危险指标的递阶层次结构模型。应用层次分析法,将各层次元素进行两两对比构造判断矩阵,经计算得到各因素在矿山安全中所占的权重。将矿山安全状况划分为5个等级,采取专家打分法确定定性指标的隶属度矩阵,应用模糊综合评价确定矿山安全状况等级。将该方法应用于山东某地下金矿安全评价,结果表明:该矿山较为安全,其中安全管理状况不佳、职工不安全行为和安全教育培训影响权重分别为40.4%、25.3%和12.5%,是影响矿山安全的主要因素,应当更加重视;该矿山的水文地质、粉尘和噪音状况评价结果为“一般安全”,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并作为改进的重点。实践证明,该评价系统所得结论符合矿山安全实际,并能指出影响矿山安全的主要因素,对地下金属矿山的安全状况评定和制定最佳的管理方案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 冯雪飞,罗周全,汪伟,路凡
    黄金科学技术. 2015, 23(3): 67-72. https://doi.org/10.11872/j.issn.1005-2518.2015.03.06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空区稳定性受静态和动态等多种因素影响,且破坏机理复杂,为了有效辨识金属矿山采空区危险性等级,研究采取了基于粗糙集和突变级数的采空区危险性辨识(RS-CPM)方法。根据突变级数法将选取影响金属采空区稳定性的6个主要因素,即抗拉强度、泊松比、采空区体积、采空区宽高比、埋藏深度和空区群影响系数等构建起具有3个层次的辨析指标体系。根据粗糙集理论确定各个层次指标的相对重要性并进行排序,运用突变理论计算得到突变级数值,从而实现对采空区危险性的辨析。实际应用表明,该模型的辨析结果与实际情况相吻合,因而为金属矿采空区的危险性辨析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 吴若菡,贾万玉,刘国栋
    黄金科学技术. 2015, 23(3): 73-76. https://doi.org/10.11872/j.issn.1005-2518.2015.03.07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溜矿系统作为矿山生产工程中的关键环节,随着采矿机械化水平和矿山开采量的不断提高,各种形式的矿石溜井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但在溜井放矿过程中,由于矿石相互碰撞破碎会产生大量粉尘,这些粉尘通过溜井与各分段巷连接处汇聚扩散,最后吹勘至整个通风系统中,严重污染了工作区域环境并直接危害工人生命安全,给生产作业带来严重安全隐患。因此,为采取有效防尘措施减少溜矿过程中粉尘逸出量,主要针对三山岛金矿溜矿系统现状,结合-600 m中段进风井石门巷溜矿系统设计,在参考国内外粉尘治理措施的基础上,对矿山溜矿系统防尘措施进行了探讨,通过采取具体措施,溜矿作业现场环境得到了较大改善,实现了预期的效果。

  • 邱宏喜,付桂花,谢璐,张汝生
    黄金科学技术. 2015, 23(3): 77-82. https://doi.org/10.11872/j.issn.1005-2518.2015.03.07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满足黄金矿山生产与综合研究的需要,针对化学污染的严峻形势,研究建立了HCl-HNO3-NH4HF2-
    KClO3封闭溶矿和Na2O2-KOH高温熔融分解体系,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FAAS与GF-AAS)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法(ICP-OES)等联合测定了金矿地质样品中Au、Ag、Cu、Pb、Zn、As、Sb 、SiO2 、Fe2O3 、Al2O3 、CaO 和MgO等18种主次量元素和化合物含量。绿色化学法操作简便,较好地解决了传统敞口王水和混酸分解体系试剂利用率低、环境污染程度高及反应过程不易控制等问题;Na2O2与KOH的配合可加快熔矿进程,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抵消大量熔质导致的基体干扰;硫脲介质使高品位Ag的精密度(RSD)达1.09%,一般成矿元素加标回收率为96%~107%。

  • 冶炼技术与装备研发
  • 马英强,黄发兰,印万忠,洪正秀
    黄金科学技术. 2015, 23(3): 83-88. https://doi.org/10.11872/j.issn.1005-2518.2015.03.08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铜陵天马山含砷硫金精矿中金矿物嵌布粒度细且大部分被硫化矿包裹,致使金的氰化浸出难以进行。为了使金达到较好的浸出效果,在HCl-H2O2-添加剂体系中,对该金精矿进行了氧化预处理试验研究。在磨矿细度-0.048 mm占90%以上、矿浆浓度40 g/L、搅拌速度400 r/min、温度60 ℃、搅拌时间4 h、HCl浓度0.7 mol/L、H2O2浓度0.5 mol/L及添加剂乙二醇用量9 mL/L的氧化预处理条件下,Fe、As、Cu的溶解率分别为48.1%、99.3%和89.76%。金精矿经氧化预处理后,金的氰化浸出率比直接氰化浸出提高了33.6%,效果显著。该预处理方法可为同类含砷硫难选金精矿的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 卞小冬,宋广君,李晓,宋沛
    黄金科学技术. 2015, 23(3): 89-92. https://doi.org/10.11872/j.issn.1005-2518.2015.03.08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山东某黄金精炼厂采用酸化法处理含氰污水,酸化产生的HCN通常使用NaOH溶液吸附,这不仅增大了治理成本和劳动量,还增加了系统中Na+和冬季Na2SO4“结晶”堵塞管路的风险。针对以上问题,研究采用石灰溶液取代NaOH溶液吸附HCN的可能性。实验室试验主要探索了不同质量浓度石灰溶液吸附HCN的吸附终点以及不同质量浓度石灰溶液吸附HCN所需的高硫贫液量。通过实验室试验验证了石灰溶液吸附HCN的可行性。

  • 崔维,王仕兴,彭金辉,张利波,张耕玮
    黄金科学技术. 2015, 23(3): 93-98. https://doi.org/10.11872/j.issn.1005-2518.2015.03.009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由于黄金具有极高的抗腐蚀性、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等优点,在工业上得到广泛的应用。现有的黄金冶炼及加工技术存在周期长、效率低、试剂消耗量大、能耗高和操作过程复杂等缺点。近年来,超声波技术在很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与发展,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主要对近年来超声波技术在黄金浸出、金纳米材料的制备、化学镀金及金的检测等方面的应用进展进行了总结分析,结果表明:相比传统技术,超声波技术在这些领域的应用具有效率高、能耗低、使用范围广和易于自动化控制等优点。随着超声波基础理论研究的发展和超声波设备的不断改良,超声波技术将在难处理金矿、新材料制备及无损检测等领域得到更有效且广泛地应用。

  • 孙艳慧
    黄金科学技术. 2015, 23(3): 99-104. https://doi.org/10.11872/j.issn.1005-2518.2015.03.09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简要介绍了水滑石的结构、性质和水滑石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并介绍了水滑石类化合物在印染废水、含磷酸根富营养废水、含卤素元素离子废水、含重金属离子废水及难降解有机物废水处理领域的应用情况。其中,含重金属离子废水处理方面的研究较深入系统,不仅有助于提高含重金属离子废水的资源化处理和回收水平,而且能够降低废水处理成本,在冶金、制革等行业具有较广阔的应用前景。最后,对水滑石类材料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