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域内板块构造体系中的基底隆起带、洋壳沉积带、岛弧隆起带和岩浆岛弧带、陆缘(间)裂谷带、陆缘活动带、弧后(前)盆地等成矿构造环境,其成矿作用具明显的差异性;在板块构造不同演化阶段,形成的矿床组合也各不相同;多期次造山活动的叠加,对各类型矿床的改造作用明显。因此,青海省内各类矿床的形成具有多阶段和多成因的特点。
提出额尔古纳一呼伦深断裂带,总结断裂形成发展的历史,发现与各时代相匹配的成矿关系,对今后的地质找矿具有指导意义。
青海果洛龙洼金矿是东昆南成矿带上新发现的一韧性剪切带型金矿床,具中-大型远景规模。该矿床矿石属少硫化物型金矿石,矿石物质成分简单,金属矿物含量约3 %,以黄铁矿、褐铁矿为主,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金矿物有银金矿和自然金,在矿石中分布很不均匀,以裂隙金和粒间金为主要赋存形式。
通过对什多龙银铅锌矿床的矿石特征、银的赋存状态等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矿床的矿物组成较简单,矿石矿物主要由方铅矿、闪锌矿、透辉石或石英组成,占95 %以上。各类矿石矿物中均不同程度的含银,其中方铅矿是主要载银矿物,银以类质同象和硫化银包裹状态赋存于方铅矿中,占88.4%,银品位与铅品位呈正相关关系。
东安金矿床是黑龙江省近几年来发现的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矿床受隐角砾岩和断裂控制,赋存于中生代陆相火山一侵入岩及晚印支期碱长花岗岩强硅化带中。NNE向库尔滨壳断裂及其次级断裂为成矿的重要地质条件。
果洛龙洼金矿位于东昆仑南坡早古生代洋壳盆地东段北侧,是近年来在东昆仑地区新发现的韧性剪切带型金矿床。通过分析果洛龙洼金矿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对进一步开展找矿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通过野外实测、镜下观查及同位素研究,对岩体的形成时代及与成矿关系进行探讨。
山后金矿区位于招平成矿带的中南部,矿体严格受断裂构造控制,具有多期次多阶段叠加成矿的特点。在矿体周围能形成异常的元素有Au、Ag、cu、Pb、As、sb、Bi、Mo等元素,根据矿床地质特征和地球化学特征,分析矿床的成矿规律和赋矿规律,试图建立成矿地质、地球化学模型,预测深部矿体,希望对以后的勘察工作有所借鉴。
鄂拉山口银铅锌矿床的发现,是近几年来在青海省鄂拉山成矿带上找矿的重大突破。矿床赋存于火山机构相的环形断裂构造和区域北西向断裂构造的交汇部位,矿体局限在次火山岩的侵入空间内,并定格在火山地震或次火山隐爆下的角砾岩带中。
在软弱夹层、蚀变带、破碎带等软岩中掘进巷道,往往由于支护方式选择不合理,而造成巷道多次破坏,多次支护,既耽误工期,又容易造成损失。为解决这个问题,通过对不稳固巷道的维修原理进行分析,总结出适合这类巷道的支护方法,以确保工程安全顺利进行。
我国东北森林覆盖区地表植被发育,低阻盖层较厚,岩石露头少,常规直流电法低阻屏闭影响严重。EH4连续电导率测量系统具有勘探深度大、轻便高效、结果反映直观等特点,它可以穿透低阻覆盖层清晰的反映深部地质体和构造的展布特征,结合地质成矿理论,指明成矿有利地段,为后续地质找矿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利用大型矿业软件Surpac Vision建立了某金铜矿床的三维模型,结合钻孔和刻槽的样品数据,采用普通克立格法对Cu,Au,Fe??品位进行估值及储量计算,形象的展现了当前的工程及采场现状,并进一步探讨了可基于该模型之上的多金属矿床动态品位优化等方面的应用。
阳山矿区305脉群上方被梯田、灌木和人工林覆盖,对其覆盖土的分析结果显示,金的活动态总量与金矿脉密切相关;活动态金含量ω(Au)/10-9>3 时,金的活动态比率比活动态金含量较低时提高了60%。利用金的活动态总量找矿具有定位准,异常衬度高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