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达特陶勒盖银铅锌矿是兴蒙造山带近期取得较大勘查进展的中型银铅锌矿床,矿体主要赋存于4条NW向矿带中,控制矿体40个。矿体形态以脉状和透镜状为主,产状较陡。矿石矿物主要有闪锌矿、方铅矿和黄铜矿,未见单独银矿物,银主要分布在方铅矿中。矿物包裹体成分主要有黄铜矿、方铅矿、黄铁矿、石英和金红石等。根据野外观察和岩相学研究,将矿床成矿期次划分为3个阶段:石英—黄铁矿阶段、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和石英—碳酸盐—萤石阶段,这对进一步揭示矿床成因和扩大外围找矿具有重要意义。
金龙山金矿床处于南秦岭印支褶皱带,区内上泥盆统南羊山组是金矿化体的赋矿地层,下石炭统袁家沟组是重要的锑矿化体赋矿层位。控矿构造主要由EW向剪切褶皱带、NE向左行走滑断裂和NW向右行走滑断裂组成,主断裂与次级断裂均起控矿作用。构造地球化学研究显示,Au元素沿NE向呈串珠状分布,线状平行排列的特点也非常明显,与NWW向断裂带交会形成了元素富集区。构造地球物理(EH4)测量显示,金龙山矿段EW向构造为复式褶皱带,叠加后期NE、NW向断裂带。金龙山金矿NE向矿脉以106号脉体群为代表,106号脉体群呈带状展布,由几条近平行的脉体组合而成。通过总结该区赋矿规律,为下一步找矿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对江苏南京甘家巷矿区铅锌矿床不同类型岩石和矿石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研究,探讨了岩石和矿石中稀土元素地球化学行为。结果显示:矿床中稀土元素的分布较为一致;甘家巷矿区稀土元素总量变化大,总体来看,稀土总量在铅锌矿石、底砾岩和粉砂岩中相对富集;在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图上,轻稀土相对富集,稀土配分曲线向右缓倾,轻稀土元素随原子序数的增加富集程度降低,重稀土元素分布比较平坦。相对较稳定;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指示甘家巷矿区为受F2断裂和不整合面控制的中低温热液矿床。
寿王坟杂岩体为中生代复式岩体,是寿王坟铜矿的容矿围岩,与成矿关系十分密切。本文对杂岩体中石英二长岩进行了岩相学、岩石地球化学、锆石成因矿物学和U-Pb年代学等方面的研究,讨论了岩石成因和源区。年代学结果显示,本区石英二长岩岩浆锆石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133.48±0.53)Ma(MSWD=0.70),时代为早白垩世;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本区石英二长岩以低K2O / Na2O(0.74~0.89)、低磷(P2O5=0.09%~0.40%)和较高A/CNK(1.24~1.38)为特征,属亚碱过铝质岩石。稀土元素含量较高(262.14×10-6~279.83×10-6),富集轻稀土,∑LREE/∑HREE=12.12~17.41,配分曲线平缓右倾,Eu和Ce异常不明显(δEu=0.83~1.26,δCe=0.78~0.93),与上地壳稀土元素特征相似,是一种典型的壳源成因类型。综合分析认为,石英二长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岩浆侵位年龄与成矿时代的耦合关系应代表华北东部中生代大规模岩浆演化与成矿作用在研究区的响应。
北金山金矿区出露地层主要有下古生界碧口群和古生界中泥盆统三河口组,其中,中泥盆统三河口组是主要的赋矿地层,与金矿关系密切。矿区断裂发育,主要有NEE、NWW和NE向3组,其中NEE向断裂控制了金矿体的产出,为主要的控矿构造。矿区岩浆活动较弱,仅见岩脉零星出露。矿区内1∶5万金、银、铜、铅、锌、砷和锑异常发育。矿区围岩蚀变主要有硅化、绢云母化和黄铁矿化,与金矿化关系密切。通过对北金山金矿地质特征和控矿因素进行系统分析,认为北金山金矿区成矿地质条件有利,具有一定的找矿前景。
在分析大别山北麓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的基础上,对汤家坪大型斑岩型钼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进行了系统描述,并开展了综合物探找矿研究,采用的方法主要包括岩(矿)石物性测试、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CSAMT)和频谱激电法(SIP)。结果表明:斑岩型钼矿矿体与围岩之间存在物性差异,利用2种电法能够很好地反映成矿地质体的空间位置和形态,表明利用此类方法组合寻找斑岩型钼多金属矿床是行之有效的,为今后在该区域寻找斑岩型矿床提供了技术参考。
阳山金矿为甘肃省南部的一大型类卡林型金矿,大地构造位置处于扬子、印度和华北板块汇聚形成的倒三角形构造域北缘,松潘—甘孜造山带与秦岭造山带结合部位。含金地质体主要为黑色黄铁矿化碳质千枚岩、黄铁矿化碎裂蚀变灰岩及黄铁矿化斜长花岗斑岩,其中黄铁矿呈他形、细—微细粒浸染状分布,与金矿化关系密切,是重要的找矿标志,局部地段花岗斑岩金矿化强烈,经过岩石电性参数测定显示具有低阻高极化的电性特征。衍生指数法激电测深在找水方面应用较多,并且富水地层与金属矿化建造和破碎蚀变带等均具有低阻高极化的电性特征,所以本次工作尝试利用衍生指数法解释阳山金矿的测深资料,推断地下低阻高极化异常体赋存状态并为重型山地工程布设提供依据。通过衍生指数法解释2条测深剖面并成功布设验证钻孔的工程,结果表明,该方法在阳山金矿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找矿方法。
抗得弄舍金多金属矿床位于东昆仑成矿带的东南段,金矿体赋存于下二叠统马尔争组火山岩与石炭系浩特洛洼组灰岩的层间断裂破碎带中。控矿构造为以压性—压扭性为主的NWW、NW向断裂。矿石类型主要为重晶石型金铅锌矿,金属矿物主要有黄铁矿、闪锌矿、方铅矿、黄铜矿、黝铜矿和斑铜矿等,矿石中有益组分为Pb、Zn、Ag、Cu和Ba。金矿物主要为银金矿,含少量自然金。赋存状态以粒间金为主,其次为包裹金,裂隙金相对较少。粒度以细粒明金为主,其次是微粒金,与脉石关系密切,解离较难,单纯浮选很难有效回收矿石中的金,应采用氰化与浮选相结合的方法回收金。
在查阅大量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介绍了贵金属同时/连续测定常用的络合吸附平行催化波、络合吸附催化氢波和络合吸附波3种络合吸附极谱催化波及其机理研究常用的方法。分析了已建立的络合吸附极谱催化波同时/连续测定贵金属体系的特点,指出通过优化改善现有的测定体系、寻找或合成新的配体和氧化剂建立新的测定体系及引入化学计量学的方法建立简便、快速和准确的贵金属多元素的同时/连续测定方法的研究方向和发展前景。对络合吸附极谱波机理进行深入研究,为开发新的测定体系提供参考。
玲珑金矿大开头矿区主运输平巷承担着矿石运输的重要任务,须穿过近20 m宽的冒落采空区,此段巷道上有破碎冒顶,下有深部坍塌,左右岩移量大。矿山曾采用国内外常规成巷方法给予重新成巷与支护,但均以失败告终,矿山生产受到严重影响。针对矿山采空区冒落松散岩体的特性,结合玲珑金矿大开头255平巷的实际情况,独创了一种顶板插板支护配合两帮U型钢拱架插杆支护的帮顶扩张式联合支护的一次成巷方法,对塌陷底板进行了清理充填处理,对冒落的岩石进行了掘进和清理,对顶板和两帮进行了一体化有效支护,该方法有效解决了冒落松散岩体等恶劣介质中的成巷与支护难题,确保了矿山的生产能力,而且加快了矿石运输速度,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对广西某原生金矿石进行了选矿试验研究。通过对浮选工艺条件进行对比研究,得出了粗选最佳操作条件:磨矿细度-0.075 mm占70%,药剂用量为活化剂CuSO4 200 g/t,Na2CO3 500 g/t,水玻璃500 g/t,捕收剂丁基黄药60 g/t,丁基铵黑药30 g/t,起泡剂2#油30 g/t。在此最佳条件下进行一次粗选、两次精选、两次扫选试验室闭路试验,可获得金精矿品位为34.00×10-6、金回收率为81.19%的良好指标。
针对新疆某黄金矿山的矿石性质变化造成现有的浮选药剂与矿石性质不匹配,导致生产指标失稳,使得金的回收率产生较大波动的问题,进行了合理的实验室试验和全流程闭路试验。根据矿石的工艺矿物学特征,以传统的硫化矿浮选工艺为基础,采用富硫化物的方法辅之高效的浮选药剂,提高了硫化矿中的有价成分金的回收率。在实验室条件试验的基础上确定了合理的工艺流程、浮选药剂和浮选时间,品位为6.5×10-6的原矿金回收率由原来的84%提高到90%,浮选金精矿品位为60×10-6,尾矿为0.4×10-6。在原矿品位和精矿品位不变的条件下,实验工艺流程更环保,浮选时间更合理,回收率更高,为企业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同时也节约了资源。
针对某含金铜废石进行了详细的试验研究,结合矿石性质,即部分金铜矿物嵌布较粗,本次采用金铜部分快速优先浮选工艺,实现了含金铜废石资源化利用。废石中含金0.41×10-6、铜0.17%,经部分快速优先—一粗—三精—三扫闭路流程,获得含金26.26×10-6、铜13.34%的金铜精矿,金回收率达63.16%,铜回收率达79.23%,选矿效果较好,值得在同类型矿山进行推广应用,可有效提高矿山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塔式磨机是一种垂直安装、筒体固定及内带螺旋搅拌装置的搅拌型细磨设备。由于金精矿中金、银颗粒比较细,金、银矿物大多以连生体和包裹体形式与黄铁矿共存,需要对金精矿进行充分研磨,提高磨矿细度,使金、银颗粒充分裸露,达到单体解离的效果。在金精矿氰化过程中,解离度的大幅提高,可使金、银浸出彻底,氰化回收率随之提高。塔式磨机具有能耗低、磨矿粒度细、噪音低、占用空间少、易维护、便于安装及磨矿效率高等优点,因此是金精矿氰化细磨的理想磨机。
机械搅拌浸出槽是氰化法提金中的关键性设备和工艺实施手段,但由于其传动结构复杂,能耗较高等缺点,在有些黄金选厂已经被气力搅拌浸出槽取代。在简要介绍氰化浸出工艺发展历史的基础上,结合氰化浸出工作原理和工艺影响因素详细分析了气力搅拌浸出槽的结构、工作原理和作业优缺点。在黄金选厂的应用实践表明,气力搅拌浸出槽具有结构简单,易于维修,节能降耗,浸出率高等优点,其应用前景广阔。
介绍了SQ114/8型液压动力钳的基本性能以及在甘肃寨上矿区地质岩心钻探中的应用情况。实践表明,与传统人工拧卸钻杆相比,该套动力钳的引入与应用,大大提高了钻探施工的效率,增强了劳动安全系数,降低了劳动强度。SQ114/8型液压动力钳在矿区岩金钻探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同时,在实际应用中,SQ114/8型液压动力钳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卡瓦片易磨损、换挡不牢固及与钻杆对接情况不理想。通过分析和总结实际应用情况,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改进意见,以便该施工设备在矿区的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