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照涂光炽先生(1990)提出的矿床类型划分原则与金矿分类方案,将陕西秦岭地区原生金矿划分为太古界绿岩建造型、细碎屑岩-碳酸盐岩-硅质岩建造型、变质碎屑岩型、火山岩建造型、隐爆角砾岩型和侵入岩内外接触型金矿,并对各类型金矿的地质特征、成矿地质背景、成矿物质来源、矿床形成机制及形成时代等问题进行了论述和讨论。
在礼岷金矿带上与浸染型金矿有关的脉岩,空间上与矿化密切伴生, 时间上晚于矿化,成因上脉岩和矿化均与中川岩体有关,为同一岩浆—构造事件不同阶段演化伴生的产物。从岩石学、岩石化学、微量元素、同位素等方面讨论了脉岩的地质特征及其与金矿化的关系,可间接推出金矿与岩体的关系。
综述了细菌氧化预处理难浸金矿石的机理及影响细菌浸出的一些因素, 介绍了国内外难处理金矿石细菌氧化预处理的研究及工业应用情况。
论述了矿石化学组成,矿石矿物组成和金矿物工艺特征;分析了矿石的可选性质,指出了浮选条件下提高氧化矿回收率的工艺。
矿石的损失与贫化管理是矿山技术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河西金矿在这方面形成了一套自己独特的管理模式,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矿山资源管理提供了借鉴。
分析了岩金矿山在磨矿细度、浸出效果、吸附指标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得出了可供类似金矿借鉴的结论。铧厂沟金矿因此而使浸吸率达88%。
简要介绍了夏甸金矿细粒包裹金矿石的浮选新工艺及其应用实践。采用该工艺使金的选矿回收率达到96.74%,金精矿品位达到62.40g/t,为企业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