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SN 1005-2518
CN 62-1112/TF
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14年, 第22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14-04-28
  

  • 全选
    |
    矿产勘查与资源评价
  • 杨喜安,刘善宝,赵宪东
    黄金科学技术. 2014, 22(2): 1-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5-2518.2014.02.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马达加斯加金矿床类型为石英脉型,金矿化包括含金石英脉及其两侧的矿化围岩,金矿体产在NNW向剪切带和EW向断层交会处。金成矿作用主要与泛非造山运动有关。在泛非造山期,马达加斯加发生了强烈的构造岩浆活动,地壳深部含金硅铝质岩发生部分熔融形成花岗质岩浆。花岗质岩浆从岩石中萃取成矿组分,形成含矿热液流体。沿断裂上升的热液流体与地下含矿热水混合,构成岩浆水与大气降水的混合成矿流体,这些成矿流体进入构造有利空间,充填和交代围岩,形成含金石英脉。

  • 梅秀杰,张参辉,杨显道,郭玉溪
    黄金科学技术. 2014, 22(2): 7-1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5-2518.2014.02.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槐树坪金矿区位于熊耳山断隆和谭头—嵩县新生代断陷盆地之间,研究表明,中—新生代缓倾斜滑脱拆离断层的次级缓倾斜断裂为槐树坪金矿成矿提供了良好的赋矿空间。矿区揭露的燕山期花岗斑岩体(或隐伏斑岩体)是含矿热液的提供者,含矿热液在适宜的物理化学条件下,沿矿脉或断裂上升至次级缓倾斜断裂中沉淀且富集成矿,矿床规模已达大型。中—新生代缓倾斜滑脱拆离断层属区域大断裂,其次级缓倾斜断裂广泛发育在嵩县南部和洛宁等地区,是有利的赋矿空间,综上可见,缓倾斜次级断裂在区域上的找矿前景非常广阔。

  • 郑振云,刘召军,郑洁
    黄金科学技术. 2014, 22(2): 13-1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5-2518.2014.02.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CSAMT法是在大地电磁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人工源电磁法,具有抗干扰能力强、受地形影响小、分辩率高、勘探深度大及穿透性强等优点,是矿产勘查中广泛使用的物探方法。寨上金矿区南矿带位于背斜的核部,矿脉产状不稳定,钻孔布设难度较大。为了查清矿脉产状及延深情况,采用CSAMT法测量,发现高阻体3处,低阻带3处。已知的31、32和41号脉产于高阻体与低阻带接触部位,根据CSAMT测量成果布设钻孔ZK43-1见矿,找矿效果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 张春鹏,曾南石
    黄金科学技术. 2014, 22(2): 17-2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5-2518.2014.02.0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广西龙头山金矿床产于晚中生代残存的火山颈机构中。通过对金矿床火山—次火山岩的类型、空间展布及其岩石学和岩石化学等特征分析,结果表明:SiO2含量变化在62.77%~75.24%之间,La/Ce与Rb/Ti比值基本不变,稀土配分曲线为向右倾斜的富轻稀土型,同时铕亏损强烈。研究认为本区岩浆岩均属亚碱性系列英安流纹斑岩类岩石,为一套陆相中心式火山—次火山喷发—侵入岩系,形成于具有火山弧(碰撞期前)—同碰撞性质的构造环境中,具壳幔混合来源特征。

  • 王斌,张栋,范俊杰,张峰,潘爱军,朱鹏
    黄金科学技术. 2014, 22(2): 24-3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5-2518.2014.02.0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混合稀释剂法是测定地质样品中放射性同位素组成的重要手段,具有样品用量少、测试精度和灵敏度高等优点。应用混合稀释剂法获取了新疆东准噶尔松喀尔苏铜(金)矿区含矿花岗斑岩的Sr-Nd同位素数据,其中,含矿斑岩样品初始87Sr/86Sr值(ISr)较低且比较分散,变化范围为0.70268~0.71004,均低于大陆地壳ISr 平均值(0.719);εNd值较高且为正值,变化范围为+3.8~+8.3,并具有非常年轻二阶段Nd模式年龄,t2DM值在0.4~0.8 Ga之间。Sr、Nd同位素组成与新疆北部富碱侵入岩相似,其源区很有可能是由于幔源岩浆的底侵作用添加到下地壳中,地壳停留时间较短的新生年轻地壳与幔源岩浆发生了源区混合。东准噶尔卡拉麦里成矿带晚石炭世加厚岩石圈的拆沉导致大规模的幔源岩浆底侵作用,碰撞后的伸展环境为成矿物质的向上运移提供了通道,形成了以多金属矿为主的成矿带。

  • 吴兴泉,王治华,王梁,常春郊,丛润祥,张慧玉
    黄金科学技术. 2014, 22(2): 31-3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5-2518.2014.02.0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朝不楞铁多金属矿床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乌珠穆沁旗,大地构造位置处于西伯利亚板块东南缘查干敖包—奥尤特—朝不楞早古生代构造—岩浆岩带东段。中泥盆统塔尔巴格特组沉积岩是本区主要的赋矿地层,与铁多金属成矿关系密切。在朝不楞黑云母花岗岩和中泥盆统塔尔巴格特组沉积岩的接触部位,往往形成含铁—锌矿层及锰矿层的矽卡岩带,铁—锌矿体主要呈似层状、条带状和透镜体状分布于矽卡岩带中。朝不楞黑云母花岗岩不仅为铁多金属成矿提供了成矿物质,而且还提供了成矿流体和成矿动力。区域性NE向查干敖包—东乌旗深大断裂控制着本区岩体和多金属矿床的产出,朝不楞倒转背斜和NE向逆断层则控制铁多金属矿体的产出。矿区及外围的中泥盆统塔尔巴格特组沉积岩与多期次中酸性岩浆侵入体接触带及围岩裂隙密集带,是寻找铁多金属矿的主攻区域。

  • 赵淑芳,刘新会,杨登美
    黄金科学技术. 2014, 22(2): 38-4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5-2518.2014.02.03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显微镜和电子探针鉴定金龙山金矿的矿物种类主要有黄铁矿、砷黄铁矿、毒砂、砷黝铜矿、锌黝铜矿、硫锑铅矿、方铅矿、闪锌矿、辉砷镍矿和雄黄等,其中,砷黝铜矿、锌黝铜矿、硫锑铅矿和辉砷镍矿等为首次在该区发现的矿物种类。通过电子探针观察与测试,确定黄铁矿具有含砷黄铁矿增生环带,而且条带状黄铁矿具有含砷黄铁矿增生体,形成条带状和斑杂状黄铁矿。金龙山金矿中金属硫化物含量偏低,多呈稀疏浸染状分布,研究矿物分布特征非常困难。通过野外观察发现,硫化物的分布与构造变形的强弱成正比,构造变形越强则硫化物的含量越高,颗粒越粗大,分布越密集。研究得出强变形带中硫化物多呈条带状分布,弱变形域中硫化物多呈稀疏浸染状分布。经过野外观察与室内研究确定了硫化物的相互关系,其形成经历了3个阶段,早期阶段为缓慢结晶阶段,中期阶段为快速结晶阶段,晚期阶段为叠加形成阶段。

  • 李有伟
    黄金科学技术. 2014, 22(2): 46-5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5-2518.2014.02.04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浸蚀法是利用化学方法、原理在偏光显微镜下对金属矿物进行鉴定的重要辅助手段。本次运用一定浓度的KOH、HCl和HNO3等化学试剂对甘肃阳山金矿的常见金属矿物毒砂、黄铁矿、辉锑矿和方铅矿等进行浸蚀鉴定。研究结果表明:浸蚀法对硫化物、含硫盐及氧化物等具有明显的反应,能够有效区分物性特征相似的金属矿物,较好地显示矿物内部的微观结构,有助于快速鉴定物理特征相似的矿物,在研究矿石物化特性、形成环境以及矿床成因、指导找矿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 采选技术与矿山管理
  • 于常先,付其锐,刘成鹏,吴若菡
    黄金科学技术. 2014, 22(2): 51-5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5-2518.2014.02.05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三山岛金矿平里店矿区矿体为石英脉型缓倾斜薄矿脉,井下多中段开采,采矿方法为浅孔房柱法。自矿山投产至今,生产规模不断扩大,而地质储量日益不足。为了增加可采矿产资源,对采场采空区内的矿柱进行回采。经方案技术比较,采用全充填嗣后连续回采矿柱采矿法,该方法具有一次充填量大、回采安全和采矿连续进行的优点。该采矿工艺在平里店矿区进行采矿试验取得了良好效果,采场生产能力达到20 t/d,确保了平里店矿区生产的持续进行。

  • 钟旭东,陈建宏,刘浪
    黄金科学技术. 2014, 22(2): 55-5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5-2518.2014.02.05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充分利用矿产资源,提高多金属共伴生矿企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提出了运用蒙特卡洛模拟数学方法,结合计算机技术进行边界品位测算的新方法,并简述了实现过程。通过系统地研究矿山生产投入参数,建立相关数学模型,最后利用SQL Server 2008数据库软件和.NET 4.0软件开发平台,研发了一套多金属矿边界品位动态优化管理系统。通过在某多金属矿的应用,该系统实现了矿山技术经济指标和生产成本的动态管理,并得出了最优边界品位。

  • 王学乾,唐俊智,曲弘范
    黄金科学技术. 2014, 22(2): 60-6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5-2518.2014.02.0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某矿为多金属矿山,矿石成分复杂,可回收的元素有Au、Cu和Mo。由于含有多金属成分,并且金铜精矿混合在一起进行冶炼,因而金属回收率的计算十分复杂。运用微积分原理对选矿生产中的理论回收率及产率进行推导,进而计算出各元素理论品位值,使回收率更趋于精确化,可以平衡取样和化验等方面产生的误差。

  • 沈述保,唐明刚
    黄金科学技术. 2014, 22(2): 63-6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5-2518.2014.02.06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易处理单一金矿储量不断减少,含砷难处理金矿所占比重越来越大。此类矿石普遍采用浮选法处理,总结含砷难处理矿石浮选技术研究进展有重要意义。浮选药剂的研发是含砷金矿分选技术的重点,近年来高选择性捕收剂和砷抑制剂的研发和应用取得了较多进展,浮选工艺研究也取得了创新性成果,而新型捕收剂及砷抑制剂的研究应用和浮选联合工艺开发是未来含砷难处理金矿研究的主要方向。

  • 邱福胜,尹春伟,刘成杰,王进艳,王韶庆
    黄金科学技术. 2014, 22(2): 67-6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5-2518.2014.02.06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焦家金矿井下采场溜井放矿一直采用铁漏斗重力放矿和振动放矿机放矿,存在安全性差、操作人员多的缺点,加之焦家金矿矿石性质类似黏土,造成放矿困难。为此设计了一种遥控刮板式放矿机,有效解决了粘滞性矿石溜井放矿阻塞难题,减小了处理阻塞的劳动强度,同时采用遥控视频技术,实现了远离放矿位置遥控放矿,改善了放矿安全条件,提高了放矿效率。

  • 郑玉荣,吴新年,罗晓玲,王晓民
    黄金科学技术. 2014, 22(2): 70-7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5-2518.2014.02.07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主要探讨国内外铂族金属尾气净化催化剂最新的研发及应用进展,通过供需数据分析近年来铂族金属在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领域的应用情况,通过国内外文献及专利技术揭示铂族金属在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领域的研发动向,重点分析了近年来如何减少使用铂族金属和如何提高催化性能的相关技术,此外还涉及到载体、蜂窝结构、捕集器、过渡金属氧化物、柴油尾气净化、尾气催化剂回收和对生物圈的影响等方面的研发进展。从研发技术趋势来看,铂族金属在汽车尾气催化净化剂方面的应用与研发更多的倾向于资源的合理应用、高效利用、以及尽可能的降低成本等方面,采取的措施包括比较昂贵的铂被较廉价的钯等替代、强化对铂族金属的性能活化、改善气体扩散性、设计合理的结构(包括比表面、孔径和孔体积等)、粒径的合理设置等方面。未来铂在个体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上的用量将进一步减少,其他金属(如过渡金属氧化物)在协同铂族金属尽可能发挥催化活性的同时减少铂族金属的用量,以求在成本和效率方面找到最佳平衡点。

  • 冶炼技术与装备研发
  • 李超,张祉倩,李宏煦
    黄金科学技术. 2014, 22(2): 77-8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5-2518.2014.02.07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电位-pH图是一种重要的热力学分析方法,能够直观地反映出浸出体系中的各种热力学平衡,有助于推断出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趋势,在难处理金精矿生物浸出体系中有重要指导作用。通过热力学计算,针对生物浸出环境绘制并分析了313 K温度下,pH=0~7.0,E=-1.2~1.2 V范围内适宜生物氧化黄铁矿—水系、毒砂—水系的电位-pH图。结果表明:在酸性体系下黄铁矿的稳定区域存在于0.336 V以下,毒砂则为0.133 V以下,毒砂的稳定性比黄铁矿的稳定性低,在较低的电位条件下便会被氧化溶解。

  • 黄爱华
    黄金科学技术. 2014, 22(2): 83-8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5-2518.2014.02.08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氰化提金法产生的含氰废水具有剧毒性且不易降解,如何安全有效地处置这些含氰废水是黄金矿山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在对比分析现有的主要含氰废水处理工艺优缺点的基础上,总结了现有工艺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结合近10年来国内外含氰废水处理技术新进展,指出未来提金含氰废水处理方法的主要发展趋势是多种方法的联合应用、高效节能方法的研发、新方法工业化应用研究以及反应装置的研发,研究结果可以为我国矿山废水的治理提供参考。

  • 张海亮,郑海远
    黄金科学技术. 2014, 22(2): 90-9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5-2518.2014.02.09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近几年堆浸法提金在国内发展较快。为了在工程设计中对金矿堆浸场的组成设施有一个明确的划分,结合金矿堆浸场设计工作中的经验,将典型金矿堆浸场的主要设施归纳为衬垫设施、筑堆设施、布液设施、贵液收集设施及防洪设施等5个部分,浅析了这5个设施的内容及特点,并比较了各个设施不同的工艺方案,综合比较得出各个设施方案的优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