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对李坝金矿外围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异常特征的研究,认为区内具有良好的寻找金矿前景,Ag为近矿指示元素,As、Sb、Pb 为远程指示元素。指出NNW向断裂破碎带附近的NWW向断裂与中泥盆统舒家坝组(D2S) 结合部位的Au多元素组合异常分布区是今后找矿的重要靶区。
自20 世纪80 年代初由民采发现河台金矿韧性剪切带含金蚀变糜棱岩型矿床以来,国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找矿,也引起广大地质工作者极大关注。通过对其与赋存条件有关的地层、构造及岩浆岩的分析研究,发现河台金矿韧性剪切带含金蚀变糜棱岩型矿床的成因与液态矿源从形成、运移及经过后期构造运动的改造具有密切关系。
以矿山实际探采地质资料为依据,从构造控矿、脉岩屏蔽作用、地球化学等多角度进行综合地质研究分析,提出了多因素“入”字型成矿模式,成功地进行了1 # 脉深部矿体成矿预测,运用在成矿有利地段,采用坑钻结合—坑内钻超前—探采结合的探矿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探矿效果。
通过多次对地表进行踏勘、修测,补填地形地质图,收集大量原始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经过严谨科学综合分析论证,建立了以宏观地质成矿趋势为出发点,与微观成矿地质信息相结合,运用系统成矿规律(共性) 和工作区具体地质成矿条件(个性) 统一分析研究的找矿模式。并在该模式指导下,确立了主要有利成矿区域。开展成矿地质条件、成矿规律研究和隐伏矿体探明实践工作。最终在该区深部地质找矿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探获了一定的工业和远景地质储量,达到延长矿山服务年限之目的。
试以构造控矿系统、矿体产出规律探讨玲珑金矿田九曲、大开头矿段深部矿脉系统空间延伸趋势,主要控矿断裂带空间交叉穿切关系及其延伸趋势,进而预测深部矿体可能产出位置,为矿山生产和深部探矿提供参考依据。
红花沟金矿开采急倾斜矿岩均不稳固的石英脉型薄矿体,自20世纪70 年代初期改用干式充填采矿法以来,经历多次试验与改革,回采工艺有许多特点与创新,本文略作介绍。
介绍了难处理金矿石的特点及预处理方法确定原则,对焙烧、加压氧化、生物氧化方法近年的发展及动向进行简述。
基于软件技术的不断创新,矿山行业对信息化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在这种情况下,利用C++ BUILDER 作为编程工具,采用SQL2000 数据库,结合AutoCAD 2002 开发的地测采管理信息系统在采场管理方面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河台金矿选冶车间选金与选铜系统使用鼓风机而安装了交流变频调速器,既提高了效率又节省了电能,效果显著。
竖井提升时矿车在罐笼内摆动幅度较大,一种可靠性高、易维护、安全系数大的器阻车对生产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介绍了碰块联动式阻车器的原理以及缺点,改进后的杠杆楔块阻车器的原理和先进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