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SN 1005-2518
CN 62-1112/TF
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07年, 第15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07-06-28
  

  • 全选
    |
    矿产勘查
  • 徐伦先, 宋丙剑, 周殿宇, 怀宝峰
    J4. 2007, 15(3): 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虎拉林金矿位于额尔古纳成矿带北段,是与斑岩体有关的隐爆角砾岩型金矿,矿化具有一体多型的分布模式,矿体受隐爆角砾岩和断裂联合控制。Bi、As、Au、sb、Ag、Pb明显富集,并且具有变异系数大、分布不均匀等特点。δ34S值 (CDT) 变化范围在−0.2‰~0.8‰之间,具有深源岩浆S的特征,成矿物质来自地壳深部或地幔,成矿流体以深部岩浆热液为主,成矿年龄为135.5Ma,矿床属中低温热液型矿床,矿区外围找矿前景较好。

  • 胡琴霞, 赵春荣, 宋丙剑, 王晓勇, 孙厚福
    J4. 2007, 15(3): 5-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砂宝斯金矿床产于中侏罗统陆相碎屑岩中,金矿体严格受SN向和NNW 向断裂构造控制。矿体石英中流体包裹体较为发育,以气液包裹体为主。砂宝斯金矿床成矿流体地球化学研究表明:①成矿流体属于Ca2+ (K+、Na+ )-SO42- (F-、Cl- ) 型,具有低盐度(0.8~9.2wt%)、低密度(0.895g/cm3 )、偏碱性(pH值为8.05~8.26)、高硫低氧(Logf O2 值为-39.4~-39.2)和相对还原环境(Eh值为-0.71~-0.68) 的特点。②成矿温度为200°C~230°C、成矿压力为172.4 X 105Pa,成矿深度为0.575 km。③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深部岩浆,有部分大气降水的加入,是岩浆热液和大气降水的混合流体。④Au主要是以Au-S配合物的形式迁移,成矿流体的压力、pH值降低和Eh值升高是导致Au沉淀的重要因素。

  • 周殿宇, 宋丙剑, 怀宝峰
    J4. 2007, 15(3): 11-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杜荒岭金矿赋存于燕山晚期的石英闪长(斑)岩中,严格受近EW 向断裂构造带控制。主要蚀变类型有硅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黄铁矿化、褐铁矿化、高岭土化和碳酸盐化等。蚀变演化可划分为早成矿期、中成矿期和晚成矿期蚀变。金矿化与蚀变关系密切,尤其与硅化、黄铁矿化和绢英岩化最为密切,为典型的破碎蚀变岩型金矿。总结了本区找矿标志及矿床成因,认为杜荒岭金矿属中低温热液蚀变岩型金矿床。

  • 杨凤喜, 段培成, 闫文强, 毛爱生, 高树学
    J4. 2007, 15(3): 15-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介绍滨东地区成矿地质背景的基础上,分析了白岭铜锌多金属矽卡岩型矿床的规模与成矿特征。指出印支期白岗质花岗岩岩浆提供部分成矿物质,二叠系地层和花岗岩浸位提供热源和导矿、容矿空问。

  • 怀宝峰, 王晓勇, 宋丙剑, 梁海军
    J4. 2007, 15(3): 19-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杜荒岭金矿床赋存于燕山晚期的石英闪长(斑)岩中。矿体严格受NEE向断裂构造破碎带和隐爆角砾岩筒控制。从矿体形态、产状、规模及品位,矿石类型、组成及组构,矿化期次、矿化阶段的划分,围岩蚀变,金的富集规律等方面论述了矿床的地质特征,并对矿床成因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其属燕山晚期与次火山岩有关的中低温热液蚀变岩型金矿床。在总结本区找矿标志的基础上,指出了深部及外围找矿方向。

  • 黄广平, 杨增武, 董传统
    J4. 2007, 15(3): 24-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金场沟铜钼矿床的地质特征分析认为,地层初始矿源层,构造为矿液运移提供了通道和赋矿空间,来自深源和幔源的花岗闪长斑岩的侵入并携带大量矿质,从而形成与花岗闪长斑岩有关的角砾岩型矿床岩浆岩条件分析。

  • 赵广西, 王龙成
    J4. 2007, 15(3): 28-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北山南带是甘肃省重要金成矿区之一,在金成矿理论指导下,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金矿床和大量金矿点的研究,对北山南带的金成矿系统时代和空间的划分,对金矿的构造、建造、成矿时间及金矿类型的探讨,为在北山南带能够更快、更好地找到金成矿远景区。提出自己一些看法,供大家参考。

  • 江明阳, 龚朝阳
    J4. 2007, 15(3): 34-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河台金矿床金的赋存状态呈独立矿物和分散状态两种,前者以自然金为主,有包裹金、晶隙金和裂隙金,后者则存在于硫化物晶格中。通过分析矿区矿物,找到直接和金矿化有密切关系的标形矿物,烟灰色Ⅱ世代含金石英、半自型一它型晶含金黄铁矿及含金菱铁矿,为该区找矿标志之一。

  • 黄广平
    J4. 2007, 15(3): 38-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得尔布干断裂带北东端分布着近东西向樟松顶一八里湾站铜、金多金属成矿带。本文重点论述八里湾复式岩体的控矿因素,提出了在矿区内存在前期斑岩型成矿,后期以构造控矿为主的多期成矿因素,指出了矿区内具体找矿方向。

  • 尹承忠, 罗卫
    J4. 2007, 15(3): 41-4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河台金矿床产于燕山早期左行直剪作用下形成的韧性剪切带和糜棱岩带中,其成矿地质背景和矿床地质特征都较为特殊,成矿作用过程复杂。分析了成矿物质来源、构造与成矿的关系、成矿物理化学条件、金的迁移、沉淀机制和成矿作用阶段等成因特征,认为:河台金矿床的定位受韧性剪切带等构造因素的控制;成矿物质来源是多源的,但主要来源于震旦系c组地层,其次是来源于深源岩浆热液;矿床成因类型归纳为韧性剪切带中有深源叠加的层控型热动力变质+热液循环富集金矿床。

  • 专题报道
  • 龚朝阳
    J4. 2007, 15(3): 47-5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云西矿床经过10多年的开采,现已开拓到-140中段,资源储量所剩不多,寻找新的资源迫在眉睫。通过云西金矿床的探采对比分析,深化了对矿床地质特征与成矿规律的认识,为今后矿山发展及找矿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 矿产勘查
  • 崔永霞, 沈艳
    J4. 2007, 15(3): 53-5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黄金是稀贵金属,具有货币和商品双重属性的特殊资源性产品,黄金具有很大的需求市场。目前,国内外对含氰毒浸金法主要的预处理方法有焙烧氧化法、热压氧化法、生物氧化法、化学氧化法、堆浸法、微波氧化法等。而对于难处理金矿的无氰毒浸金法有硫脲法,卤化法,多硫化物法,硫代硫酸盐法,浮选法等。因此正在不断寻求新的环保型的新方法。

  • 陈宏兵, 王永成, 胡世利
    J4. 2007, 15(3): 58-6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简述高水固结尾砂充填工艺中所使用的充填材料,介绍各种充填材料用量的计算方法和配比数据,为标准化充填工艺提供指导依据。

  • 赵曙宁
    J4. 2007, 15(3): 62-6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非法采金引起公路发生沉陷、塌方及滑坡等病害,严重地影响了公路交通和环境安全。根据对西藏阿里地区改则县的非法采金活动及其对公路影响的调查,分析了沿河非法采金的特点、非法采金对公路安全的影响。针对非法采金所带考的公路病害,提出了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整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