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产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矿产资源安全是国家战略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重要矿产资源严重短缺,资源供应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在此形势下,深部资源勘查成为保障国家资源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胶东地区是我国规模最大且最重要的黄金基地,已探明金资源储量近6000 t,占全国总资源量的近1/3。自2005年以来,胶东地区找矿工作逐渐转向深部,尤其是全国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启动实施以来,胶东地区全面开展深部找矿工作,在-600~-2000 m深度范围内取得重大找矿突破,探明了世界罕见的千吨级巨型金矿床,成功实施“中国岩金勘查第一深钻”,显示出巨大的深部成矿潜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在关系安全发展的领域加快补齐短板,提升战略性资源供应保障能力”。2023年,自然资源部启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聚焦紧缺矿产、重点区域和关键核心技术,推进成矿成藏理论创新和重大关键技术装备研发。黄金作为重要的全球性战略矿产资源,对保障国家经济和资源安全起着重要支撑作用。为积极推进我国战略性关键矿产找矿勘查开发力度,进一步发挥胶东地区深部找矿的示范带动作用,《黄金科学技术》编辑部特邀河北地质大学宋明春教授担任专栏主编,山东省物化探勘查院刘洪波正高级工程师、河北地质大学李杰副教授、北京科技大学董磊磊博士和山东理工大学李健副教授担任专栏召集人,共同组织“胶东深部金矿成矿机制与勘查进展”专栏,展示近年来胶东深部金矿勘查与成矿研究领域的新成果。特约主编
专栏召集人
刘洪波,山东省物化探勘查院副院长,正高级工程师。兼任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理事、科技推广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长期从事地球物理勘探与找矿工作,建立了浅海区海底重力测量技术体系,致力于推进建立陆海一体化深部金矿探测综合地球物理技术。出版专著1部,发表论文20余篇,授权专利11项;获部级科学技术二等奖2项,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工程金奖1项、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荣获自然资源部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工程(地质找矿方向)领军人才、中国地质学会银锤奖、山东省技术能手等荣誉称号。
E-mail:wtylhb@163.com
李杰,博士,河北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贵金属和有色金属矿成矿机制及成矿规律研究、区域地质矿产调查等。是中国地质学会会员、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会员、河北省地质学会地质矿产专业委员会委员、武警黄金部队技术帮带专家、中国大洋54航次优秀科考队员、黄金科学技术青年学术论坛组织委员会委员,是Ore Geology Reviews、Solid Earth Sciences、《岩石学报》、《中国地质》等期刊审稿人。发表学术论文56篇,出版专著1部,培养硕士研究生13人。主持省部级和厅局级项目5项,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3项、厅局级科技奖励5项。入选河北省“冀青之星”典型人物,荣获河北省优秀科技工作者、河北地质大学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教师、师德标兵、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E-mail:lijiesue@163.comE-mail:jianli@sdut.edu.cn